立体喷涂破解空间局限,长虹“颜值制造”效率飙升
空间局限是困扰传统喷涂作业的老麻烦。如今,一场“空间革命”正在发生——长虹技佳突破平面思维,独创“3D立体喷涂”技术,让单班零件处理量从300多件惊人跃升至1400件。
这仅仅是长虹以精益制造赋能“颜值经济”的一个缩影。从立体喷涂倍增产能,到攻克曲面烫金实现“零浪费”,长虹模塑与长虹技佳正凭借颠覆性工艺创新,驱动生产效能与产品“颜值”双飞跃,人效提升43%、利润增长117%的数据,见证了这条制造升级之路的澎湃动力。
突破思维:困境催生新工艺
“以前喷涂车间,简直是跟空间打仗。”长虹技佳电镀产线负责人赵跃回忆道。传统铁件喷涂采用平面拼接,空间需求大、效率低,每班仅能处理300多件零件。问题的核心在于传统方式对空间的过度依赖。
长虹技佳团队跳出平面思维,尝试立体喷涂。通过反复试验找到零件堆叠的“黄金距离”,成功应用“3D喷涂”,使产能跃升至1400件/班,效率领先行业,吸引了众多沿海企业学习。
长虹模塑同样面临挑战。传统塑料表面装饰工艺难以满足复杂花纹和曲面图案需求,烫金、丝印在异形结构上效果不佳。为此,长虹模塑在CMF联合实验室集成创新技术:UV打印机精准勾勒花纹,多色丝印呈现细腻纹理,水转印技术让曲面部件披上复杂图案。
“公司已建立异形产品差异化烫金、UV打印、多色丝印、水转印、模内转印等能力,”长虹模塑工程技术部注塑工艺主管魏志兵自信地表示,“通过CMF实验室与终端深度协同,加速了新工艺新材料成果的转化。”
管理赋能:跨域协同解难题
降本提效源于对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的全链路精益优化。长虹善用跨领域借鉴、团队攻坚、试错迭代的管理智慧。
传统电镀压缩空气搅拌存在死角,镀层不均、废品率高。长虹技佳技术团队突破行业思维,借鉴阳极氧化工艺的管喷射原理,针对电镀盐溶液特性改造出“乱流式”搅拌。通过反复调整喷射参数,最终实现镀层均匀度提升、废品率下降,搅拌高效且无噪音。
同样的思路解决了涂装结合力难题。针对转角打磨处易掉漆(尤其影响出口产品),团队融合电镀钝化工艺与电泳固化逻辑进行改进,使掉漆率趋近于零,成功经受住出口欧洲的考验。
长虹模塑CMF团队则直面曲面烫金难题——传统平面烫金在复杂曲面(如空调面板、电视底座)上易歪斜褶皱。以宋宏春为核心的技术团队,分析曲面异型结构特性,研究材料与烫金受力,成功开发四大创新技术:机器人90°深拉伸(空调面板)、异型圆形(柜机顶盖)、大夹角双面(电视底座支架)及全包围塑料面框(平板电视)。
这不仅构建了差异化烫金工艺体系,助力家电外观升级,更使长虹模塑成为HP全球智慧屏项目国内唯一烫金供应商。
数据印证:颜值驱动升级路
精益制造的成果体现在跃动的数据上:长虹技佳挂镀自动线单班产量从3000件跃升至8000件。更深远的是:人效提升43%,为工人创造了更多空间;利润同比提升117%,推动了更安全的自动化设备升级;新增的700万年产值,惠及更多员工家庭。
升级永无止境。长虹技佳正规划强化自动化和信息化,实现生产线数据实时监控、自动预警与调整。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,持续开发低成本、高效能工艺技术,满足多元需求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长虹模塑则致力于将CMF联合实验室打造成“前后端协同样板”,实现前端设计与后端工艺的无缝对接,让新技术快速应用于产品。其愿景是以卓越的表面装饰能力,赋予每款家电“艺术品”般的质感。
从手工到自动化,从依赖外部到自主创新,长虹在喷涂、电镀等领域的每一次突破,都凝聚着技术创新与团队协作的力量。3D立体喷涂倍增产能,差异化烫金趋近“零浪费”,长虹技佳与长虹模塑正以精益制造为基石,用技术创新赋能,凭借对产品“颜值”与“精致”的执着追求,走出了一条以“颜值”制胜的制造升级之路。
(来源:长虹发布)
编辑:杨雪容 校对:张春梅 审核:邓娟